琳瑯滿目的美食歡樂谷
袁家村里多小吃,店面的名字也是簡單明了,賣什么叫什么。在這條美食歡樂谷中,每個鋪面前都排著長長短短的隊,手里捧著還冒著熱氣的小吃就開始排下一家了。
一家麻花店從營業(yè)開始,門前就一直排著長龍?,F(xiàn)炸現(xiàn)賣的大麻花,甘甜爽脆,口感清新,好吃不油膩,是袁家村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。兩個店家手里一刻也不得閑,一個人搓面繩,另一個人編麻花辮,兩條面繩相交,不到一分鐘,一個麻花就成形了。即使是這么嫻熟的手藝,也抵不住“逛吃逛吃”的人龍,什么時候過來看,店前都排著二三十個人,想要買上兩根麻花,起碼要排半個小時隊。
另一家干板魚店,門前的長龍也不惶相讓。油黃干癟的鯉魚,不停地躍進熱油里,呲啦呲啦作響,膨脹成香氣四溢的干板魚。店家將出鍋的干板魚撒上辣椒、花椒、胡椒,竟是讓人片刻也等不及就想撕下一口魚肉。走在袁家村里幾乎是人手一條香辣酥脆的干板魚。
美味又實惠的青海小吃,讓袁家村的游客絡繹不絕,不用怕不好吃,你只要跟著長隊,就一定能找到美味,跟著鄉(xiāng)愁,找回童年的美食記憶?!?陳晨)
沙柳烤串、烤洋芋、老酸奶、酸辣粉、炒涼粉、狗澆尿、干板魚……走進海東市平安區(qū)平安驛“袁家村”,每一步都在食物的香氣里徜徉,上百種青海小吃,與兒時的記憶一同喚起你的味蕾。
薪盡火傳的美食手藝人
青海人熟悉的味道里更有青海人熟知的手藝,只有這樣的做法才有這樣的味道。在袁家村隨處可見“手藝人招募令”,把美食手藝人聚在一起,才能把美食聚在一起。醋坊、辣子坊、粉條店連著開,美味也就連著來。
走進醋坊,酸酸的味道一直刺激著你的鼻腔,應了“醋都準備好了,就差一盤餃子了”。店家馬和青告訴記者:“我們家做的是民和醋,雖然沒有湟源醋知名,但是吃起餃子來,還是民和醋更香。”馬和青說,他是他們家醋坊的第三代傳人,從民和來到平安,不僅僅是想做生意,也是想借著袁家村這個平臺把民和醋更多地推銷出去。
店面看起來不大,走進去卻別有洞天。門臉后是一間約五十平方米的生產(chǎn)車間,發(fā)酵缸、淋缸、熬醋鍋、貯醋罐一應俱全,生產(chǎn)工藝流程躍然于眼前。馬和青說:“我們賣的醋都是這里生產(chǎn)出來的,新醋、陳醋都有。這個不光是生產(chǎn)車間,我們也打算把這里做成一條工藝瀏覽線。游客可以進來看我們的醋是怎么生產(chǎn)的,進來走一趟,也長長見識。”
土坯青瓦的河湟昔日時光
土房子木梁子,舊日青海鄉(xiāng)村的模樣就呈現(xiàn)眼前。走進一間農(nóng)家樂,院門口放著的草簍子,一下就把你抓進兒時的記憶。游客在這里不僅可以吃到青海,也可以感受青海過去生活的模樣,好像在一個濃縮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館里。
袁家村融合諸多河湟“非遺”文化要素,將海東市藏、土、漢、回、撒拉等18個民族典型的民風習俗、地方特色植入其中,是海東“非遺”展演及傳承的亮點。高大的仿古式門樓、雕梁畫棟的戲樓、反映河湟文化的書屋和民俗建筑,讓袁家村渡上了一層舊日青海的余暉。
除了打出“文化牌”,“袁家村”在規(guī)劃建設(shè)中還加入了眾多“流行元素”。汽車驛站、鄉(xiāng)愁民俗、鄉(xiāng)土電商、富硒科技等四大板塊的建設(shè)將進一步將袁家村打造成一個集生態(tài)、文化、旅游、休閑、養(yǎng)生、度假為一體的具有河湟文化風貌的綜合服務展示區(qū)。
聆聽美妙動聽的花兒演唱,觀看傳統(tǒng)社火、皮影戲等特色民族演藝,品嘗熬飯、焐洋芋、錕鍋饃、酥油糌粑等傳統(tǒng)美食,觀賞河湟剪紙、撒拉族刺繡、化隆回繡、互助盤繡、彩繪等傳統(tǒng)藝術(shù)品,袁家村通過這些河湟區(qū)域多民族古色古香的傳統(tǒng)建筑、傳統(tǒng)美食、老工藝、老藝術(shù),勾起人們對河湟的記憶與懷念,重塑河湟鄉(xiāng)愁文化。(陳晨)
傳統(tǒng)工藝做出簡單而豐盛的粉條
冬天到處都冷冰冰的,直到酸辣粉的香辣勁兒沖到鼻腔,沖到味蕾,暖氣才迅速包圍了過來。在海東市平安區(qū)平安驛“袁家村”里,酸辣粉算不得什么特色美味,但是當你看到一捆捆粉條,聞著醋香和辣椒香氣,就被誘惑到了,一碗酸辣粉足以慰藉冬日里的寒氣。
青海人愛吃粉條,炒酸菜、熬飯、粉湯、做包子、吃火鍋……青海人的餐桌上離不開粉條。哪怕是一盤子炕羊肉端上桌來,最先吃完的一定是里面的粉條。在平安驛“袁家村”里,這家粉條店門口的人絡繹不絕。
“現(xiàn)在正是加工粉條的好時節(jié),一天到晚店里忙得不行。”店家告訴記者,傳統(tǒng)方法制作的粉條并不是每個季節(jié)都能夠生產(chǎn)的,只有年前的這兩三個月合適,把收購來紅薯打粉、過濾沉淀,只取其中的淀粉,結(jié)成大塊后放在太陽下晾曬數(shù)日,熱氣和風帶走淀粉塊中水分,淀粉塊自然分散成粉末,再加水和勻成團,壓出粉條,煮熟,晾曬。
店面后面是一間將近五十平方米的土作坊,粉條的一些制作工藝就在里面完成。“傳統(tǒng)粉條的制作是經(jīng)驗與時間的平衡,過快則粗疏,制成的粉條內(nèi)必含雜質(zhì);過慢則會趕不上后面工作開始的時節(jié),經(jīng)濟受損。要經(jīng)過多道工序反復,才能獲得細膩、品質(zhì)上乘的紅薯粉條。每斤紅薯粉條需要優(yōu)質(zhì)紅薯淀粉接近兩斤,換成新鮮紅薯就差不多就要十斤。”
海東的氣溫已降至零下,粉條早已借著“冬風”,制成收好,堆滿了前面近二十平方米的鋪面。收在架子上的粉絲顏色略偏黃色,但店家說,這樣的才好,太白的粉條里面是有添加劑的,這個顏色才是接近淀粉的顏色,吃起來才好吃。
整個冬天都在各種油香柔滑、熱乎美味的粉條“燉”中心滿意足,腹中滿滿都是四季時節(jié)的精華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買一捆粉條回家,都等不及到家做飯了,要先來一碗酸辣粉壓壓肚里的饞蟲。“我家酸辣粉好吃,不僅是粉條好,醋和辣子也是旁邊醋店和辣子店里的,也都傳統(tǒng)工藝制作,這吃起來才特別香。”店家說。(陳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