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var id="ucd9m"></var>
    <big id="ucd9m"></big>
    首頁 領導關注 相關政策 環(huán)保在行動 訪談實錄 和諧家園 理論文章 三江源大事記 美麗三江源

      長江源村村民的幸福生活

      來源:西海都市報   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6-18 09:52    編輯:馬秀         
      分享
     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

        6月17日,參加“情系長江源相約鹽湖城”的媒體記者到格爾木市郊區(qū)的長江源新村,這是一個生態(tài)移民村,受惠于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,這里的一百多家住戶過上了好日子。

        村民鬧布桑周清晰地記得十幾年前家鄉(xiāng)的模樣:“唐古拉山鎮(zhèn)氣候惡劣,老百姓的生活很艱難。那時不少村民的草場已經有了退化的跡象,牧草不夠用,為了養(yǎng)活牛羊,不少村民只得四處買草。”為了保護長江源頭的生態(tài)安全,更是為了提高當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,2004年,唐古拉山鎮(zhèn)的牧民群眾集體搬遷到格爾木市郊區(qū)。

        “在不少牧民的心目中,草場和牛羊是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,沒有了牛羊和草場,他們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要怎么過。”鬧布桑周說。

        看到這種情況,政府工作人員一頂帳篷一頂帳篷地給牧民做工作,耐心給牧民講政策。為了早日消除牧民的后顧之憂,有關部門還組織牧民代表到格爾木參觀在建的生態(tài)移民村。60平方米的村舍和兩百多平方米的配套院落,讓牧民們既驚喜又興奮。

        看到政府制定了許多好政策,不少牧民心動了。“我們家是第一批搬遷到格爾木的,保護長江源是國家發(fā)展大計,我們理應支持。”鬧布桑周說,定居給牧民生活帶來的便利,很快就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孩子上學方便了。小學就在家門口,中學就到格爾木市的民族中學,老人就醫(yī)也很便利。

        生態(tài)移民政策不僅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質量,還解決了牧民群眾的后顧之憂。

        44歲的鬧布才仁是長江源村第一批拿上駕照的村民之一,拿到駕照后,他就買了翻斗車,給沱沱河附近的一個建筑工地拉建筑材料,工作雖然辛苦,可收益不錯。“我兩年就收回了翻斗車的成本。只要人肯干,就不愁掙不上錢。”鬧布才仁說。

        如今,長江源村近三分之一的村民拿上了駕照,吃上了運輸飯。像鬧布才仁這樣通過政府惠民政策,過上好日子的農戶有很多。

        在長江源村的所見所聞,讓來自國內的媒體記者驚嘆不已,他們不時豎起大拇指稱贊。(趙俊杰 )

    關于我們   |   網站聲明   |   聯系我們

    Copyright © 2007-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[m.dgshgy.cn]專題制作
    青ICP備08000030號  技術支持:青海省國際互聯網新聞中心

   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,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:

   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
    <samp id="itikx"><tbody id="itikx"><tt id="itikx"></tt></tbody></samp>